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共享“双奥”荣光 与祖国

来源:侨园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8 0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月4日晚,奥运之火再次点亮鸟巢。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当纯洁的冰雪邂逅热情的中国红,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也守候着北京冬奥会开幕的那一刻,期待与祖国共迎一个新的

  2月4日晚,奥运之火再次点亮鸟巢。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当纯洁的冰雪邂逅热情的中国红,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也守候着北京冬奥会开幕的那一刻,期待与祖国共迎一个新的春天。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牌归零时,法国福州十邑同乡会秘书长石朝飞正在家里观看开幕式。他印象深刻的是,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冰球在视频空间反复撞击后,整块冰立方逐渐破碎,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被雕刻出来。石朝飞说,这个过程意味着“破冰”,在中国文化中寓意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和互相理解,表明中国向往世界和谐的愿景。石朝飞也非常喜欢运动员入场式的设计,“主创团队用科技含量和新的观念让人少而不空,饱满浪漫。通过对中国大好河山和自然景观的呈现,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朋友的友好欢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身在西班牙的段炼没办法回到家乡,现场感受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荣耀。段炼是西班牙卡米亚斯大主教大学的博士生,也是西班牙(中国)人文社科学者学人联合会主席。在他看来,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在开幕式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段炼特别喜欢开幕式上的倒计时设计——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大屏幕上依次闪现二十四节气,“这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冬奥遇见‘立春'的设计,也体现了中华儿女对这场世界盛会的祝福。”段炼说,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理念,贯穿开幕式始终;一张张小朋友的笑脸,不仅传递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自强。

  对此深有同感的还有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周帆。在他看来,科技感十足的奥运村、别出心裁的奥运之火、可重复使用的奥运场馆等,无不体现出“绿色办奥”的理念;当“冬奥”与“立春”相遇,一场充满活力的冬奥会也将为饱受疫情困扰的世界带来希望与力量。

  正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朱家乐,和室友一起观看了开幕式直播。他特意找出春节期间总领馆向当地中国留学生发放的“春节包”,拿出“冰墩墩”摆件。“澳洲电视台的主播一直在夸北京。”朱家乐自豪地说,“开幕式上科技和艺术的结合相得益彰,给世界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开幕式上,随着一名儿童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鸟巢中央,一面五星红旗在12名小朋友的手中徐徐展开。随后,他们将国旗传递给来自各行各业、56个民族的代表,最后郑重地交到礼兵手中。朱家乐的记忆被带回到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他刚小学毕业,“当时年少无知,单纯地觉得国家仅仅是办好了一场大型运动会”。如今,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历了澳大利亚一拨又一拨的疫情反弹,朱家乐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能力把‘简单的一场运动会'办好的国家了。”

  作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国学联主席,朱家乐组织学联和澳中青年人才发展协会一起,举办北京冬奥主题活动,积极在当地宣传北京冬奥会。

  14年前,法国陕西联合会会长李洹受邀在鸟巢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李洹很自豪,这个人类大家庭的体育盛事,时隔14年又一次来到北京。“观看冬奥会开幕式时,我意识到体育和奥运会是多么重要,那是为数不多的全球各国代表能欢聚一堂的场合。”在李洹看来,任何冲突、偏见和分裂的行为,在奥林匹克五环旗下,都显得无比渺小。

  李洹观察到,法国当地媒体在报道北京冬奥会时,特别介绍了冬奥会在“气泡”环境中进行,也提到了奥运村机器人做饭、送餐的“科技范儿”,还报道了中法在冰雪运动方面的合作。也有一些不客观、不真实的声音,让李洹意识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起向未来'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脉相承,都是中国人民真诚的呼唤。”他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人类共同携手发展,才能应对更多共同的挑战。”

  很多人都在为北京冬奥会这场“全球盛典”全力以赴,北京冬奥会凝聚着身处不同时区所有华夏儿女的情感与梦想。

  2019年,中国侨联向全球华侨华人发出“捐建华侨冰雪博物馆”及征集相关展藏品的倡议。石朝飞得知消息后,带领协会积极响应,并向身边的法国朋友宣传北京冬奥会。今年1月,华侨冰雪博物馆落成典礼仪式在张家口崇礼举行。这座由5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侨胞共同参与捐建的博物馆,是中国国内首个以冬季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冰雪博物馆。

文章来源:《侨园》 网址: http://www.qybjb.cn/zonghexinwen/2022/0508/972.html



上一篇:回乡祭祖难,海外华人流行"网上祭祀"寄托哀
下一篇:回乡祭祖难,海外华人流行"网上祭祀"寄托哀

侨园投稿 | 侨园编辑部| 侨园版面费 | 侨园论文发表 | 侨园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侨园》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