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侨园》栏目设置[06/29]
- · 《侨园》投稿方式[06/29]
- · 《侨园》征稿要求[06/29]
- · 《侨园》刊物宗旨[06/29]
圆梦行动:一对海外华人夫妇与441名贫困学子的(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圆梦行动”项目借鉴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把课堂学习与工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能工巧匠为目标。丁一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学校课堂
“圆梦行动”项目借鉴的是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把课堂学习与工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能工巧匠为目标。丁一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学校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到了工厂有师傅带着,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这些学生毕业的时候,既有扎实的课本知识,更具备了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的实践基础。毕业了可以直接上岗,且学得特别快,岗位适应能力强,用人部门很喜欢。”负责“圆梦行动”项目的亚太森博培训中心主任叶飞说。
与工作伴随而来的,是收获的爱情。
丁一与同为“圆梦”学生的张禾从学校学习中相识,在工作配合中相知,情窦初开,彼此牵手。
“十年来,我从一名贫寒的学子顺利毕业并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从孤身一人到现在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从一个懵懂少年,如今晋升为两个孩子父亲。很多时候,我看着镜子中褪去青涩的自己,看着自己温馨的家,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看着我的同学、我的同事也同时是我的爱妻,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圆梦行动',现在的我会在哪儿,又过着怎样的日子。我们是幸运的。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是‘圆梦行动'向我伸出大手,将我托起成就现在的我。”
如今,丁一和张禾以成本价在企业为员工建的森博新城买了属于自己的三室一厅房子,添置了各类家具、家电,还有了私家车。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家里的父母也经常来住些日子。他们脸上洋溢的微笑,是家庭幸福、安居乐业、梦想成真的写照。
雁掠千里云层,只为了回归温暖的巢窝。
人行万里征程,就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
中国山东的丁一与张禾,新加坡的陈先生与黄女士,本来完全没有交集的四个人,却因为“圆梦行动”项目而结缘。
“陈主席和夫人到了日照工厂见了我们,还会问我们的工作是否舒心,学到什么东西,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鼓励我们说,年轻人只要努力求上进,钻研技术和业务,你们以后就是大国工匠。我们集团正处于发展的新黄金时代,你们机会很多!这个项目要持续做好做实,惠及更多人!”丁一谈到这些,很是知足,感念于心,“我们一定牢记嘱托,不忘初心”。
“到今年,亚太森博‘圆梦行动'已持续开展了十一年,企业投入了1400多万元,惠及了包括归侨侨眷在内的441个家庭,更通过这441个家庭带动他们的大家庭,实现了‘助学、筑梦、铸人'的初心。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侨爱工程,成为侨资企业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就业扶贫的典范,得到了中央统战部、中国侨联等肯定。”日照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刘海诚说。
“民族根,文化魂,复兴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民族基因,也是我们海外侨胞群体的精神依归。我的根在中国,只要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小梦汇聚大梦,就一定能共同托起中国梦!”陈江和表示。(许广利 叶飞)
(备注:为保护个人隐私,丁一和张禾为化名)
文章来源:《侨园》 网址: http://www.qybjb.cn/zonghexinwen/2022/0507/967.html
上一篇:华人运动健康大赛在纽约举办
下一篇:首届“洋子健身杯”全球海外华人运动健康大赛